分类 随笔 下的文章

项目已死

人活三十多,才领悟到有钱才有自由(观点和经历有关,不喜勿喷)。

考虑到孩子读书接送,以及避免和老人过早的住在一起等问题,老婆决定先辞职一段时间。以目前的收入和积蓄,维持个一年半载不是问题。但是,时间久了总归是个。一方面是经济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其他问题(也是经济引起的)。所以,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我一直在留意各种小项目,觉得合适的也会去搏一搏。是时候总结一下这些失败的经历了,也许这些才是对自己最宝贵的输出了。以下是泣血长文:

港股打新

理财这方面是一直关注的,但是因为工作时间的原因,一般买基金偏多。去年开始学习可转债,倒是还不错。然后看着港股打新收益不错,而且开户各种活动,就跟着大家学习港股打新。
新办了建设银行卡,准备了2万块钱从建行转至SIB,再转至富途。最后发现中间扣除的手续费很高,基本上就是开户活动福利的数值。
然后马上参与,第一个中的是环联连讯,第二个是京东物流,这两个暗盘卖出,小赚。
紧接着,中了百度集团。大跌,继续持有,持续跌。因为申购其他股票,钱不够,卖出,结果大涨,卖飞了。
继续学习吧,玩还是可以玩的。毕竟如果行情不好,筛掉一批人之后,对剩下的人总是好事。

项目所得:
1、 不了解清楚不要盲目参与。
2、我一个对股票都不了解的人,去参与什么港股。而且就算挣了,钱怎么回来也是一个问题。

外卖cps

这个项目开始确实可以做的,应该有3-4个月的生命周期。因为到后面,由于美团这些平台频繁的更改规整,以及各类小平台的崛起,导致个人做得收益下降了很多。
这是外因,其实和我没啥关系。我纯粹是因为自己动作太慢,时间都花在自己研究注册了一个工作室,然后用工作室去开了一个企业公众号。其实这个项目应该花时间的地方适合在推广,所以也能看出推广是个人比较薄弱的地方。还暴露出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人总是在挑自己愿意做、简单做的事情。稍微有点技术的,就疯狂尝试用技术去解决问题(程序员炒股总想到量化交易)。
项目所得:
1、 对公众号的操作更熟练了。
2、 对推广的方式更了解了。
3、 互联网上最大的风险就是“时间”。减少隐形的时间成本,也能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
4、老婆每天中午吃什么我知道了、、、

tiktok视频搬运

这个项目是死于入场晚,本身就是作为韭菜被收割的。今年2-3月份,在选择生财还是tk的时候,选择了tk这把镰刀。
视频搬运的收入来源于部分地区的基金投放。没有考虑到视频搬运这一行原本就有大批量的专业人在玩。人家更专业,玩法更精通。我还在大学的时候,那时候网络相对自由。就已经存在国内视频和youtobe互搬了。
最后按照培训的的思路去做,先做宠物号,发现泛滥了。再做电影号,发现无法提现了。紧接着大家转战英国地区。紧接着转战ins了。

项目所得:
1、 入场前还是得充分考虑。不能被一席话术就吸引了。
2、为了适应欧美时间,熬夜成了习惯。
3、决定做了之后,要用的手机是分批购买的,耽误了不少时间。
4、开拓了思路,美金如果能赚,加上汇率会很香

团大师拼团

这个项目是充分考虑了的,明确是一个资金盘,早入早出就可以。立马用自己的公众号和知乎上写了几篇软文。
通过公众号有几十个人加微信群,但是转化却特别低。一个原因是很多人都是已经注册了解,才搜索加群的。第一个原因是自己不忍心用欺骗的话术去引导大家,尽量给大家介绍项目背景和自己的实战情况,要玩的就玩。如果用我链接注册并投入成本的人,我愿意拿出一部分收益来回馈大家。可能是因为我将风险介绍得越详细,大家越谨慎。哈哈,怪不得别人的推广只写利益不写风险。
知乎上因为第一次的文章违规,这一次写得特别小心。但是没有考虑到人性。知乎的文章由于竞争对手的举报,删掉了。公众号倒是引流了几十个人到微信群,也不知道被群里谁给举报了,导致公众号都被永久封闭了。
还有更过分的,也是始料未及的。很多人在群里发广告、发自己的邀请链接。看样子,在赚钱这方面的人,已经利益至上,不讲武德。
目前自己还在玩,再学习一下大佬是怎么推广的。

项目所得:
1、 挣钱不要迷了心眼。
2、 公众号真的是一个很容易被举报封号的东西。
3、抱团的收益要大于个人单干。

知乎好物

这个项目死于未开始,因为自己的账号才3级。4级才能有知乎好物的权益。
怎么死的呢,是因为三月份写tiktok新手操作文章的时候被举报,导致文章被删,有了违规记录。知乎好物还有一个要求就是90天内没有违规记录。7月份刚刚复活,又写了一篇团大师的操作记录,又被举报,导致违规。所以是死于自己对知乎的规则和竞争对手了解不够。因为这些都是竞争对手举报的。
哭笑不得之余,也有所得。知乎举报是可以获得盐值的,这就是一个绝佳的途径。

思想的懒惰

最近这三个月是有点忙的,尤其是下班后,一直在尝试各种小项目。
这两天突然在想,是不是有点过了。就是那句话,用身体的勤劳去掩盖思考的懒惰了。
稍微要动脑的事情都只是记在了to-do上,越积越多。明明是比以前花更多的时间,搞得人身心都很疲倦,但是却没有明显的收获。

最大的收获就是,现在敢于尝试了。要是思考再跟上的话就好了。记得蒋勋在书中说,“忙”就是心死,就发现不了美了。

昨天晚饭后,智谭抱了一本600多页的英文版《社会心理学》原著过来。说,“这本书太难啃了”。
我说,“是因为英文吗”。因为我并不擅长英文,最近也在刻意的多练习。
他说,“不是,就是一个人看,太难攻克了”。
我明白他的意思,他这是想拉我下水呢。(记得两个月前还拉我看经济学原理)
我说,“这本书我也正想看,要不一起”
“我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方法还是得商榷一下。之前的共度方式效果并不是很好。”他说。
“那就几个章节的内容之后做个总结和分享,毕竟输出才是最好的输入”,我回答。
“那就这么办,一个月时间吧,把它解决”。他说
“、、、”

等待时间的忍受度

等待时间的忍受度,在测试工作中,算是一个工作常用语了。尤其是在页面加载的时间长短,要优化成多少,如果要给一个范围,排除了越快越好这个答案,就是要求在用户的等待时间的忍受度之内。

那么这个值呢,是因人而异的。而且比较好玩的是,不同的国家的人对等待时间的忍受度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据不专业的搜集,有调查表明不同国家的人的等待时间分布式这样的:
中国人 15秒
德国人 60秒
英国人 45秒
美国人 40秒
中国城市的车道比外国的宽,30米宽的大马路,行人绿灯只有10秒,一个绿灯穿过马路步速大于3米/秒,《中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设定行人步速为1.1米/秒,国外行人过马路的速度才1.4米/秒,也就是说十秒穿过30米的马路,要相当于外国人的2倍,飞跑过去。

提这个事,是因为今天早上路上在文一西路和荆常大道交叉口等红绿灯的时候,等了2分钟左右,发现直行灯一直没有变成左转灯。我刚起疑虑,只见左后边已经有两个人乘着车子没来的间隙,快步跑去对面了。这两年文一西路一直在拓宽,也因为建地铁一直在修,路面也经常在改道,所以路况并不是很好。
只听后面有个人喊道:太危险了,别闯红灯了!
没过30s左右,因为我也一直在看时间。只见这个路口的各个方向的人和非机动车都开始抢着过马路了。像极了龙翔桥地铁出口处一样,各个方向到处是人。我还来不及反应是怎么回事,因为当时看信号灯还是没变的。身边的人边小跑边念叨着,红绿灯肯定坏了,已经等了10分钟了!
因为是上班时间,自西向东的车辆断断续续的过来,也都没有减速,到路口的时候才突然急刹车,真是看得我心惊胆颤。
也许真的是红绿灯坏了,但是如果因为等待的时间突然变长而导致大家的“暴走”, 从而酿成交通事故,可真的是得不偿失。

话说回来,以后测试遇到界面响应太慢的问题,提个bug就好,可千万别影响自己心情。

需要一个特殊假

我想,我们可能需要一个特殊的假,用来处理一些公共事务、法律事务、社会事务,就称它为“行政假”吧。

为什么突然有这个想法?

半个月前的一个半夜,我加完油从一条支路往前开,知道这条支路会合并到主路去。当我开到路尽头的时候,发现这里有点不一样了。可能是因为主路的道路改造,周边变化比较大。原本左拐可以到主路的,我就开了过去。但是很快发现不对劲了,路变得很窄。我减缓速度到转弯处停下来张头望,看看有没有路标啥的。然后,前面交警向我招手,看我一脸茫然的,然后走过来,示意我往前开。让我下车并出示驾驶证、行驶证和身份证。紧接着就告诉我驾驶机动车逆向行驶,并向我宣读了相关法律条例。
过程中我看了下四周,前面已经停了好几辆车,应该都是被逆行抓下来的。这个时候我已经从茫然到气愤了,因为我觉得如果大家都和我一个情况的话,这样被抓被判是不合理的。我认为那个左拐的道路标识极其不明,尤其是原来是可以左拐,现在封道改成单向车道。
我还是耐心得听完交警的宣读。然后我问,如果我对结果有异议的话,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去申述?交警的态度也很好,告诉我去哪里哪里。
我马上下车去收集当时环境的照片和视频,确实地面没有指向标识,有的指示牌的位置不合理,也不够明确和清晰。当时情绪也很激动,于是打电话给12345反应情况。被告知去官方网站提起行政复议。

几天后,我找到了官方网址,并如实提交了复议请求。我的述求就是取消对我本次的处罚,根据就是道路条件情况不好。最主要我觉得这种执法有问题,明知道这里的情况会造成很多逆行,就是在这里抓,而不是去找真正的原因和去解决这个问题。

我想,也是因为交警也有绩效考核吧。每个人或者团队每个季度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如果是抓到的违法人数,那必然会造成这种情况。

两天后,就接到工作人员的电话了,被通知在这之前可以申请案前调解,让我填个信息就可以了。我填完发过去,就等通知了。
可曾想,几天后收到一封快递信,里面要求我7月1日去面对面调解。这下可好,我还得请假,目的地距离也比较远,要去就得请一天假。怎么算都不是一个划算的事情,请一天假去,还不一定能成功。一天的旷工工资已经抵过这个违章处罚了。

这个事情还真的有点头疼,原本也是很好的一次法律事务的参与,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权利不受侵犯还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相应的假期来处理这一类的事情,就前不久的业委会的投票,都是找人代投的。

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官方假期,说明了大家对此的需求不高,这侧面说明了大家的法律意识还有所欠缺。也有可能有很多人因为没有假期而权衡了一下,选择了放弃。

两件小事

最近还真的比较忙,博客的更新频率明显降低。这一篇也偷个懒,两件事情一起写,权作周记了。

这第一件是最近公司换了领导,影响很大。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还真的不是虚的。我原本以为新领导来了,不会立刻大张旗鼓的改革。

甚至还期望他会取消我受不了的四次打卡。可是最近的变动如下:
1、 取消每个月的三次免打卡机会;
2、 取消加班工资(实),说改成项目津贴(虚);
3、取消已申请的994加班,说没事的可以走;
4、 要发工作服;
5、 工位和测试环境必须整洁;
6、 日常行为规范(佩戴工卡、不许聊天、工位不许吃零食等);
7、发布绩效考核规则(感情之前都没有规则)。

原本我以为只是换了领导之后,一些中高层为了显示积极,做了一堆让员工不舒服的事情。但是事情一件件多起来之后,感觉应该正是新领导喜欢的风格吧,他们只是投其所好罢了。

这种氛围已经持续了两周,同事a和他领导吵开了。同事a是一个下班走得比较缓的人,前几天都是因为走得慢被抓住加班。这一天是端午放假前一天,周五下班,他领导急冲冲的过来,直接和他说,晚上加下班,要修漏洞。同事a一听就很反感。说:还有其他人么?又是临时的任务么?有多少台机子?

他领导一听,说道:400台机子,你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昨天别人也是干到12点才走的,不是专门找他加班的。干好自己的活,不要管有没有别人一起。
同事a一听也不乐意了:要干一起干!一点计划都没有。
他领导怒了:你有什么困难!你加不加!
同事a:我不加!
他领导:你什么态度!你今天走就是旷工!!
同事a:人与人的交流是平等的,你这种态度,我不加!
最后,同事a还是走了。晚上我问他有事没,为何要和领导撕破脸。他说不喜欢领导做事的风格,比较喜欢我们领导。这一点真是出乎意料。

这股“整风”运动不知道要持续多久,慢慢适应吧,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这第二件是晚上取快递的时候,路上捡到一只手机。因为晚上是要开走回老家的,我想着要是走之前没有电话过来的话,就交给保安。
过了好一会儿,发来一个微信视频,我还有点尴尬。对方是失主的战友,和我说明了下丢失的情况。我说马上来取吧,让失主打我电话吧。
没一分钟,来了一通电话。他还不是失主,是失主的另一个朋友。他说失主过不来,他帮忙取一下。我说来就行了,到了给我电话。
又来了一通电话,这次是失主了。他说是因为和几个哥们吃饭弄丢的。手机里的东西对他很重要,要给我带条烟,以示感谢。我说不用,举手之劳,何况现在手机确实已经是身体的一部分了。他说那给我现金。我明确表示不用,赶快来就行了。
来取的是他的朋友,拿了两包香烟。我还是没有拿,因为我也不抽烟。其次看着这三个哥们还挺有意思的,能帮助他们,我心里也得到了满足。

最新文章

最近回复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