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下的文章

有点得寸进尺了

原本这个时间应该写写总结了,但是这个事情有点让人困惑,甚至有一点不吐不快了。

今年房子置换了下,买的二手房,装修比较差,需要重新装修。在房子拿钥匙的那天,楼下夫妻就上来了。我本以为是邻居相互认识一下,就打了个招呼。对方妻子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是不是要重新装修的。我这个时候才发现对方肚子略挺,当时心里一凉。当时她就说自己马上要生孩子了,担心我们装修会影响刚出生的孩子。她的语气是有点刺的,一上来就让人带点气愤。好在她老公说是来问问我们装修打算,他们预产期在九月底,让我们把噪音比较大的步骤提前,我当时觉得为了新邻居,我们有必要赶赶进度。
2025-01-13T02:10:05.png
但是装修这个事情简直无底洞,我们两个毫无经验的人找了一堆设计师去谈方案反复比较,等到九月初准备要开工做拆除的时候,楼下早产生了。然后我们只能先停下等一等了。刚开始对方说等到孩子满月,到满月的时候又说孩子是早产的,体重有点小,希望我们能等到42天,我们也等了。42天过后,我们开始动工了。按照我们前面沟通所说的,我提前一天把第二天要进行的施工告诉他,他原本也是个装修经理,比较内行,知道什么环节声音比较大。他打算如果第二天声音大,就让家里人把孩子抱到小区里朋友家里,等晚上回来(开始的时候跟我说是住在朋友家,现在变成每天来回)。当时我觉得心里也有些愧疚,毕竟孩子还小。
2025-01-13T02:29:54.png
今年装修大补贴,杭州这边也有相应的政策,我们打算全部重新装修也是因为有这个补贴。政府发的公告,补贴是到12月底,没曾想,到10月下旬,重新发公告提前结束补贴了。但是我们就有点拍断大腿的感觉,后悔进度搁置,后悔没提前买材料,导致近2w的补贴泡汤了。但这毕竟是无法预料的事情,懊恼一下也就过去了。
2025-01-13T02:11:02.png
后面装修也是一点不顺利,后面有精力另议。装修经理总是放鸽子,说好下周开始扩高门洞,然后一周没动静。就这一个事情,我和楼下提前打了三四次招呼。我自己也很不舒服,一边是得不到准确的回应,一边还要反复跟楼下解释。
2025-01-13T02:11:16.png
直到上周一天中午,楼下给我打电话,怒气冲冲说:“你们今天在搞什么,我娃在睡觉被吓到了”。我先是道歉,但是我前一天晚上已经告知过他了。然后他说是工人提前开工,1点30就开始了(后来我和工人核实,确实提前了一点,不过是1点50几)。

转身我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了,觉得对方有点得寸进尺了。前几天我说第二天要地面找平,他回复我说他老婆昨晚12点才回,让我先弄别的房间,当时我有点不愉快,但是也答应并且去处理了。
2025-01-13T02:11:29.png

现在我们整个变得很被动。我就他明确给他微信留言,关于装修施工产生噪音问题我会尽力协调,但他的孩子需要安静环境不受惊扰的问题需要他去创造和负责。他没有回我留言,至少这两周也没来找过我。
2025-01-13T02:18:16.png

对于装修期间部分施工环节噪音比较大的问题,我后面都在小区群里公告,这样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原本不敢公告也是心存侥幸,省的太多人找过来。现在看来完全弄反了,这样并没有减少处理这些事情的难度。多督促装修经理和工人,按时和文明施工,勇于接受大家的指责,勇于去回应和处理这些事情,经过装修这件事,不仅知道了装修中每个环节的套路,还学得了这么宝贵的经验,如果担心一件事情的发生,一味妥协和放低姿态的处理,只会让事情发展与期望背道而驰。

扯淡

最近博客更新很少,其实连看博客都少了。因为孩子上一年级了,每天上下班都和打仗一样。起床就得迅速收拾好自己再收拾娃,下班回来送几口饭马上就开始辅导作业,然后弄他洗澡睡觉,这还都是我、老婆和我妈三个人齐心合力的状态,一个人带娃真的不敢想。

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和网络密不可分。网络是我们娱乐、学习,甚至是精神的寄托。我在去年深刻感到自己使用手机太久而有了很深的负罪感,然后我开始克制使用手机,为此我花血本买了个电子手表,希望能让自己更尊重时间,摆脱手机对我空余时间的消磨。现在,我对手机的依赖少了很多,玩手机的时候也没有之前的负罪感了。

当我看到小米车主的新闻,看了心理有点不舒服,想找大家聊一聊,不聊是非,只聊一聊感慨。毫不相识的人会嘲笑、谩骂、攻击别人,很多人都认为是网络的问题,是因为网络,那些隐藏在键盘后面的人才会肆意妄为。也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太冲动了,一言不合就动手。

记得今年还有一个夹包哥在跳广场舞的时候被人刺杀的新闻,当时也让大家感觉匪夷所思,被杀的原因仅仅是看了别人一眼。而最让我震惊的是,边上那么多人都在看热闹,眼睁睁目睹这个杀人过程。也正是这个事情,我觉得我需要放一放手机了。

冷漠!嘲笑!凶杀!竟然可以那么自然的联结在一起!

我们的情绪正在被肆无忌惮、毫无保留、毫无间隙地被拨动,已经快无法驾驭了。

忙碌的两个月

好一段时间没登博客了,没发文,也很少看大家最近的动态了。这两个月实在太忙了,从4月底的时候开始卖房,到处看房,卖掉之后又看租房,上上周开始打包,上周搬家,这周打扫卫生整理东西,今天买的房子也办理好了过户,终于算可以舒一口气了。当然,后面还有装修的事情,绝对会让人头大,另外等到明年还得搬一次家。

卖房的缘由

有卖房子这个想法,开始并不是出于改善,也不是出于孩子读书,是因为隔壁邻居。我们刚搬进来的时候,我们是一楼,楼上的入住率并不高,邻里相互还是挺和谐的。但是随着这几年入住的人越来越多,很多邻居也换走了,晚上半夜就感觉越来越闹腾。直到隔壁搬进来,晚上几乎整夜整夜的无法入睡。

隔壁邻居这半年的生活作息晚,制造出的噪音严重影响了我们夫妻两个的睡眠。基本上是11点左右摩托车出门,到12点左右到家,然后就在卧室打电话刷剧,还有时不时的碰撞拖拉家具的声音让人惊醒,一直要折腾到2-3点。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声音是来自楼上几户,然后带着座椅静音垫去和他们沟通,对方都表示理解。我们的诉求很简单,就是找到是哪一户,但是经过沟通,12点前的声音确实有减少,但是半夜2-3点的声音一直存在。通过每次吵醒去外面看灯,基本确定了是隔墙,我们拿了点水果去沟通,她表示她作息晚后面尽量注意。再后面的沟通就越来越无效了,我们微信私聊,她就说不是她,最后还吵了起来,意思就是她担心我们找她,整天提心吊胆的,从此她就不管了。她表示她在房间里是正常生活作息声音,干扰到我们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要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我一直希望能通过沟通解决,毕竟其他方法解决不了半夜那种重物撞击声。我老婆比较敏感,和对方多次争论之后,觉得自己很委屈,加上长时间的失眠,最后都不敢进房间,有时候甚至不想回家。不断地更换耳塞,在客厅等对方睡着之后再进房间睡觉,最后不行还装了隔音墙。隔音墙还是有点效果的,很多声音都听不见了,但是反而他男朋友的低沉的说话声更加明显了。也不知道对方什么工作,经常半夜聊天就是个把小时。现在的楼板太薄了,以至于有隔音墙都能听到他们窸窸窣窣的对话声,半夜越听越烦,多次崩溃。

最后实在没办法,看着楼上的住户也越来越多,大都都是年轻人,这声音只会多不会少,再加上现在房价低迷,适合置换,就决定在附近换一个居住密度小点的房子。

卖房的坎坷

我们小区很大,有5个苑,两个高层,一个别墅,还有两个苑是小高层。其中一个苑位置差,漏水问题比较严重,所以我们能选的就只有一个苑里的房子。原计划是自己这套卖掉之后,先附近租一个房子,慢慢观察再买。结果阴差阳错的,加上多个中介的不断制造焦虑,让我们卖掉房子后一个月左右时间就买好了。

卖房子从挂出到成交其实也就2个多月,按行情来看是属于成交比较顺利的。但是对于我们而言,感觉那几天每天都很纠结。开始房子挂在大屋,属于贝壳旗下的。这个委托的中介不行,每次只会说套话,说瞎话,带我们看的房子都说好,都说房东很他很熟悉,对他比较信任,在他这里成交价格便宜。而我们真正关心的带人来看房却很少,每次找我们不是让我们降价就是让我们购买他们的好赞服务。我就纳闷了,我出的中介费难道不是让他们给我增加曝光的么。结果上了他们平台不购买好赞反而没有流量。一气之下我就又挂在了我爱我家和杭州二手房交易平台上。不得不说,我爱我家的带来看房的人明显多一些,但是最终房子还是在大屋成交的,原因是买家和大屋的另一个中介比较熟,虽然买家也是通过我爱我家带来看房的,但是她还是跳单到大屋去了。

不管是卖房还是买房,对中介的吐槽简直罄竹难书, 有时间也得整理整理。买房的时候我一度想通过官方交易平台自己操作了,但是由于卖家双方年纪较大不放心,另外官方平台做得也不是很流畅,还是放弃了。

买房的纠结

我们开始的时候主要看的是跃层,加上我们希望密度低一些,所以这些跃层都是没有电梯的,有的是五跃六,有的是六跃七。跃层有很明显的优点,就是居住面积大,至少有4房,书房也不用担心了,储物空间也足够,基本上都有大露台,种种花草也满足了,有的还有单独的阳光房,晾晒衣服也很方便。人多也不用担心,两代人可以分层居住减少矛盾。

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没有电梯。我妈的腰不好,会有点吃力,家里其他家长也都不同意。我倒是觉得如果是跃层,还强制锻炼身体了,尤其是我们一家三口这体重都有点超。老婆因为声音的问题,刚开始也赞成跃层,毕竟楼上肯定没有别人来制造噪音了,但是也要求是边套,房间和别人不挨着墙。但是在丈母娘的劝说下,她放弃了跃层,我也只好放弃,选择大平层了。

选择平层之后,我们看了很多高层的房子,像7楼、10楼、15楼这种,我个人表示反对,一来反对中介说的视野好,因为边上都是别的房子,也没有什么美感和开阔感,反而密密麻麻看着难受。二来反对是因为得房率小,128房的房子只有百来方,感觉没什么空间上的提升。三来反对是因为我们小区有些年份了,电梯经常出故障,我宁愿家里人爬爬楼梯,也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物业档次不高,每次都是电梯出故障之后找人来维修,很不彻底。

最后只能选择小高层的中间楼层的边套了,这样的房子不多,一套靠高架声音很大,还有两套装修较好,但是价格高很多,最后选择了一套装修差,位置还行,房子主人是两个老师,也比较谈得来。

卖房和卖房的过程中都逃不开中介,当然,我是想不经过中介的。中介的事情非常的有意思,足够单独拎出来写写,放在下次吧。

东北打糕和修自行车

今天周六休息,因为有人看房没有出去,待下午看房人走后便骑着自行车找店想调整一下变速和减震。我的自行车是美利达公爵500,好多年前买的了,当时二手1200+ 买的,一直骑骑放放到现在。今年年初换掉了原装的坐垫,拆了副把,换了把轻便的锁,这是又准备没事骑一骑了。正好这一阵也流行骑车,当然我不喜欢跟很多人一起,只喜欢自己随便瞎逛。

在小区3公里左右找到一家修车店,但是没开门,然后往前又找到一家xds的店,xds最近也挺火的,车子看起来外观比较漂亮。我在店门口停下,不好意思地招呼了下店员,问他是否可以修减震和变速。店员说变速可以修,但是减震搞不了。然后又说,这个车这么旧了,修一下也得几百块,不如买他们店里的入门款,只要1500多一点,另外减速线可以换,但是万一调速器坏了就没得换。顺便还用鄙夷的眼神瞅了一下我的车子,我更加难为情了,不过并不是因为我的车子,我知道这个车子很耐操,只要换下软装就可以了。既然他这么明显回绝了,我只好到前面再找找机会。

这下可好,遇到件让人不开心的事了。在一个小区门口看到一位大妈在卖打糕,看着这糯叽叽的糕,想着老婆爱吃就来一点。这个东北大妈的三轮车上有好几种口味的打糕,牌子上写着东北打糕,延边打糕,朝鲜打糕。前面一位大哥正用手机扫码等待大妈报价付款。只见大妈边对我喊着28一斤,一边用双手往装好的打糕里面捧豆粉,顺便还跟那位大哥说了下,这个打糕粉多好吃。一顿操作之后,把这一袋子放到了称上,一称68。大哥被眼前操作傻眼了,蹦出一句,这粉也要称啊!?然后就不情愿的付款走了。轮到我的时候,我开门见山说我要少一点。东北大妈说,这个我们都是切一溜,边说边跟我比划,我重复道,我要少一点。然后大妈问我这样切行吗?我寻思着我说了几遍少一点后,她推荐的应该是少的,就嗯了一声。只见大妈剁块丢到豆粉了捏了几把,然后装袋,然后老套路来了,抓了好几把豆粉,说粉多才好吃。我连说了两遍我不要粉,她还继续往里抓了两把,然后我强调说不要。大妈埋怨道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滴,说了这粉好吃你还不要,一边从袋子里抓出来两把粉。一称,3斤6两价格100。我傻眼,语气都急了起来,近乎央求地说道,我不是反复说了好几次要少一点么。大妈不领情,我这是按你说的切地,粉也没给你多加!我说我不要这么多!她说不行,你得拿走。我这么年纪还真没遇到过几次这样的,极度不情愿地付了钱。事后一路回家心情都不好了,极度后悔。倒不是说买不起,而是如果明码标价觉得不会去买这玩意,和切糕差不多了。现在事后想起来,其实我没付钱的时候完全可以拒绝付款的,跑路都行,她总不可能骑车来追我,这次做好心理建设,下次再遇到就这么干!

还好后面遇到一个温暖的人,没找到修车店我就在小区里自己倒腾。在查攻略的时候想起来不如去闲鱼上看看附近有没有个人愿意帮忙掌掌眼的,就算修不了给建议也行,如果要大修确实不如卖了重新买了。运气不错,结果在小区内就找到一位小哥让我骑过去看看。一见面,小哥看了下我的车就问这是美利达勇士400吗,我说是公爵500,两个人马上感觉关系拉近了。商量了一下小哥说,换个变速线40,我说顺便帮我刹车和减震也看一下。小哥边动手拧减震开关,边说现在很多人都换硬叉了,这个减震可以不弄。我说还是得有一点减震的,不然骑一会我手腕会不适。然后他说那一起50块!我说行,然后他问车子要不要洗一下,要的话他搬到楼上去洗,总共费用100,让我晚上再过去拿。我说没问题,我已经好久没对车子保养过了。他也表明如果变速器坏了的话换了变速线不好变速,这样的话需要我在网上买个变速器,他来帮忙装。也到晚上拿车的时候,小哥说车子太脏了,洗了一下轻了两斤,现在变速很流畅,车子现在顺溜地杠杠的。

这样的小哥实在让人感到温暖,我细想了一下,不是因为他收钱少而温暖,而是因为他一见面就给与了我肯定,肯定我的车也肯定了我的眼光,收费项目也都提前一一告知,其实我知道因为同小区他还给我便宜了。而像前面xds的店员和卖打糕的大妈,见面先给你传递的是他所谓的价值观,而其中隐藏着他的销售目的。比如xds小哥先传递给你的是,你这车不行,我这店里的新车很便宜,你值得换个更好的。卖打糕的大妈呢?她传递给我的是,我们都这样切,我们那都很豪爽。这些信息,都是裹挟绑架你的工具,好让你深陷其中然后乖乖掏腰包。这大抵就是我们现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吧——你值得拥有!

白蛇缠

上上周的周三凌晨有个通宵割接的任务,弄完第二天白天稍微休息了半天就去上班了。结果当天晚上又被地市的求助电话喊起来支撑。连续两天的通宵熬夜,可不,第三天左肋下就感觉非常的不适,又痛又痒或者非痛非痒难以名状。

好不容易熬到周六,跑到社区医院就诊。医生是一位年轻的小哥,看了一下不舒服的地方,让我做个心电图和胸部CT。我说这个位置应该和心脏没关系,答复说做一个放心,反正没多少钱。两个报告200多,报告显示都是好的。回诊的时候医生说考虑到我经常熬夜,又是IT上班族,可能得的是肌膜炎。给我开了脉血康和扶他林,药吃完后发现疼痛没有减少,那一块长了好几个疱疹。我以为是药膏搽了过敏了,想着先挺两天看看。

到上周六,疱疹更多了,疼痛丝毫没有减少,站着坐着动或者不动都会疼。去社区医院复诊,这次是另一个医生。医生看了下说这是带状疱疹,然后边听我描述边开药,顺便说了句:“这个有点疼的”。我问这个多久能好,医生回道“药吃完再来配”。

我去药房拿药,数了一下,抗病毒药、止痛药、中成药七七八八一共19盒。

后来大家一听说是带状疱疹,都说“原来是白蛇缠啊,最近是比较累或者心情比较差么?这个一般是免疫力差的时候会得,如果治疗晚了几年后还会出现神经痛。”原来人到一定年纪了,身体真的会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