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 下的文章

重走:在公路、河流、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受战争时局影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在长沙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随着战事逼近,“临大”分三路再迁昆明,其中一路有300余名学生和11名教师,选择步行,从长沙出发,穿越湘西和贵州,历时68天,行程1600公里,抵达昆明与另两路师生会师,这就是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的由来。

那一段抗战时期,西迁的大学有很多,比如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迁往重庆;武汉大学、同济大学迁往四川各地;还有浙大迁广西,迁江西,迁贵州。这些学校保存了当时中国教育的火种,也输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我能说得上的就有杨振宁、许渊冲、汪曾祺、李政道、邓稼先。联大当时还有很多优秀的执教者,像闻一多、沈从文、陈寅恪、钱钟书、吴有训、冯友兰、朱自清、华罗庚等等。

《重走》这本书我看得比较随意,空了就拿起来翻两页,就和作者走走停停,慢慢抵达联大一样。作者从长沙出发,一路走过益阳、常德、桃源、沅陵、镇远、贵阳、盘县、曲靖等地,一边描绘沿途的山川河流,一边按耐不住记者的性子寻找关联笔记、故事和地方志,企图还原一些当年湘黔滇旅行团在路上留下的痕迹。

寻找西南联大,不仅是一本自我探索、怀念追寻历史的书,在我看来更是一本介绍沿途美食的书。看书中描述顾客点面的时候的说法就有十来种:“ 绒排:面软;带讯:面硬;二排:软硬适中;重挑:面多;轻挑:面少;宽汤:汤多;干:无汤;免青:无葱;免酸:不要酸菜;轻汤重盖:面少卤多”。当下我就决定这个地方必须得去。又在《贵阳市指南》找到贵阳人为何喜欢吃辣的原因:滨海之人,多不食辣,盖缘鱼虾易得,其味鲜美,足以刺激食欲,无须辛辣.。山国之民则不然,得肉食者不易,蔬食菜根,其味淡薄,故必以辛辣佐之,食欲始可旺畅。想想身边爱吃辣的和不爱吃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很认同作者书中的一段话,就以此结尾吧:“现在看来只是我们恰巧赶上一个国家的上升曲线,势比人强,却让我们误以为一切可以持续,迟迟不肯降落,以致浪费了太多时间—不要误会,我仍以为无休止的旅行、观影、清谈和漫无目的的阅读是珍贵的,可倘若我们真想要“创造”出什么,想有属于自己的“一生志业”,那需要很强的信念感、长久的忍耐和真正凝聚起来的心力”。

《一句顶一万句》大概就是说得着

《一句顶一万句》这个书名看起来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书的内容会是怎么样的,也正是因为书名,我先选择听书听了一遍,然后觉得其中的人物关系很有意思,于是又快速过了一下电子书,顺便整理了下人物关系

整本小说看下来,除了复杂的人物关系,鲜活的人物个性,麻木的平民生活,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说得着”,说得着就是朋友、就是师徒、就是情人、就是夫妻、就是父女,而说不着的话父子不是父子,母女不是母女,夫妻也不是夫妻。而这个“说得着”,我觉得就是“一句顶一万句”了!老杨和老马成为朋友是因为说得着,吴香香和老高偷情以至于私奔是因为说得着,彭丽娜和小蒋说得着,牛爱国和张楚红说得着。

内容上,小说沿着杨百顺干活求生的经历、逐渐讲到巧玲,然后讲到她儿子牛爱国。顺着这三条主线刻画了很多人物,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很鲜活。简单回顾一下这几个人物在我脑子里的印象。

老杨

主人公杨百顺的爸爸,因为小儿子杨百利和百顺两个人上新学的事情上耍了心眼,气走了百顺。
自己说得着的朋友老马,结果根本说不着,最后瘫在床上的时候还在纠结。

百顺

小说的上半部分都是围绕着杨百顺找活计写的,开始是跟老杨卖豆腐,但是心里崇拜罗长礼喊丧。离开老杨后遇到老斐介绍去老曾那里学杀猪,因为拿不到下水心里不平衡就离开了。遇到同学小宋介绍,去老蒋的染坊挑水,因不小心放走了老蒋养的猴子怕被责怪而离开染坊。为了寻找生计,杨百顺被天主教神父老詹纳为教徒,并改名为杨摩西。老詹介绍摩西去竹叶社劈竹子。被社火会首相中在社火中扮演阎王。然后被县长老史相中请去县政府种地,但因为一个尿壶得罪了县长,这导致他提心吊胆。在有人提亲后,杨百顺倒插门嫁给了馒头铺的吴香香,并改名为吴摩西。吴香香和隔壁老高给吴摩西扣了顶绿帽子,然后私奔了。摩西带着巧玲假意去找吴香香,结果巧玲让人拐跑了。寻找巧玲不得,摩西失意出走延津,改名为罗长礼。

牛爱国

小说下半部分主要是在说牛爱国的感情经历,他的老婆彭丽娜刚开始出轨理发店小蒋,费尽心思挽回不成功,后跟自己姐夫私奔。自己痛恨彭丽娜之余,竟也和自己朋友美食城李昆的老婆张楚红染上了关系。中间牛爱国还多次求助说得着的朋友帮忙出主意,包括怎么挽救和彭丽娜的关系,包括要不要带张楚红走。最后张楚红没等到牛爱国,也和李昆离了婚,并消失了。小说结尾就是牛爱国因为母亲巧玲的死,去延津找藏在母亲心底的结,最后找到自己的答案,并踏上找张楚红的路途。

几任县长

整个小说中对于县长的刻画也比较有意思,前前后后好几任县长,喜欢做木头的老胡,对判案也糊里糊涂;嘴巴很碎的小韩,办新学,但是因为话多被不喜欢话多的省长给撤了;喜欢听戏还喜欢和戏子手谈的,并且在县政府招杨摩西种菜来韬光养晦的老史,因为提他上位的省长老费下台而顺带被撤职;最后上位的县长老窦爱打枪,不知道下场是怎么样。
对于百姓来说,换个县长基本就是换个天了。

老汪

老汪是私塾的老师,一个很小的角色,他女儿灯盏淘气喜欢站在缸沿玩,结果淹死了。几个月之后,老汪看到窗台上被灯盏咬了半口的月饼,突然崩溃,那是他从县城带回来的月饼,当天被灯盏偷吃还揍过她。
伤心至极的老汪辞去私塾的饭碗,向西寻找归宿。一直走,直到走到不想灯盏了就在那落脚。这种伤心仿佛也感染了我,无奈、绝望,知道自己终究会忘去,却无可奈何。

《西南联大的求学日记》读后小记

作者简介

许渊冲,西南联合大学读书毕业,中间参军做翻译,从事文学翻译长达80余年,诗译英法唯一人。联大是一个临时大学,但是有一流的老师,如闻一多,朱自清,钱钟书,茅盾,柳无忌,叶公超等等,事实上也出了很多顶尖的学生,如许渊冲、杨振宁和邓稼先等等。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我在看《重走:在公路、河流、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这本书的时候跳过来的,因为是这本书是作者在西南联大求学时所写的日记,日记内容比较有意思,所以竟先看完了这一本。

日记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读书的时候我也写过日记,感觉有必要把那一份骚动给记下来,但是不久就发现,如果只记事情就会很无聊。如果加上自己的心理活动,就不知道会扯哪里去,尤其是写下来的大部分心理活动都是写的时候思考产生的,并不是事情发生时自己的心理活动。由此可见,写日记本身就是一种回顾,一种反思。后来中断的原因是自己感觉会美化自己,做不到完全把自己想的写出来,又觉得美化后的内容很假,干脆弃之。

这本日记里记载了当时的背景:日军侵华,北大和清华在长沙成立联合大学,后迁至昆明,名叫西南联大。飞机时不时地轰炸,学校师生经常课上一半,一听警报就跑出去躲避。很多同学后面都弃学从军了,动荡的年代读书都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纵观大学四年的日记,记录最多的就是看书,几乎每天都在看书,在思考。然后就是时不时的考试,作者各科成绩都很好,法文更是经常满分。除去看书和考试,大学生活还是很丰富的,经常几个人相约出去看电影看话剧,要么就是出游,要么就是打桥牌,好不欢乐和充实!回头想想自己的大学四年,就是各种兼职和社团活动了,其实也有很多有意思和值得回忆的事,但是当时都沉不下心来看书,更何况去做一些记录呢?!现在回头想想,很多事情都已经有点模糊了。

作者上学时翻译的第一首诗是林徽因的《别丢掉》,原因是喜欢一个女同学,那个女同学正是“白雪公主”林同端。虽然最后没能在一起,但是那种青春萌动在日记中一览无余。不过,作者后面在舞会上邂逅了比他小12岁的照君,一见钟情,结为伉俪,那都是日记以外的事了。

这本书的末尾提供了作者各个学期所看具体书目,所观具体电影或话剧,非常详尽,很值得书荒的朋友挑选。然后书的附录还有当时联大任教的相关老师和简述,让人惊叹于那个年代的联大中竟然藏着这么多有才华的老师。

知识卡片(摘录)

  • 生活满意的秘诀不是把现实(或成就)提高到理想(或欲望)的水平,而是把理想(欲望)降低到现实(成就)的水平。
  • 日常生活细节越自动化,越不费事,高级智力才越能得到解放,越能应用得当,得其所哉。
  • 人人都是环境的产物,经验的俘虏。想要完美,只有不断体验各种环境的生活,看见比较好的立刻模仿,发现自己错误立刻改正,这样才有可能接近完美。

这样和孩子相处:给孩子足够好的原生家庭

能够读到这本书是因为最近参加了一个读书打卡活动,希望能改善一下我看书拖沓的习惯。打卡活动同期有三本书可选,根据书名《这样和孩子相处:给孩子足够好的原生家庭》应该是和育娃、心理学相关,遂申请打卡阅读这一本。

这本书的书名让人感觉是那种车站书店卖的畅销书,或者是供人旅途上翻一翻的那种,类似于《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等等。这些畅销书有一个特点,就是内容东拼西凑,故事案例信手拈来,毫无真实感,读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好像又没啥内容。另外这些书的作者一般就是这个领域的高产。但是当我检索了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发现还不太一样。本书作者刘颋颋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有10余年的儿童及青少年的治疗经历。我觉得这本书可以一读。

这本书的封面让人忍不住要吐槽一番,三口之家空洞的眼神,似笑非笑,感觉不到家庭的温馨之感,但是回头一想,现实中的家庭确实表面温馨实则内部岌岌可危。

上几辈的父母是”靠经验养孩子“,而现在的父母”靠知识养孩子“,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但是也有几个明显的问题,书中总结如下:

  • 书中的知识我都懂,但为什么我就是做不到。
  • 书上说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不知道怎样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问题。
  • 书上说的都是“专家级的父母”,我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问题。

然后,书中围绕“空间与容纳”这个主题展开,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来分析出现问题的真实原因。这里还是要吐槽一样,要不是作者的身份,我会怀疑这些案例的真实性,因为看起来都是“曾经遇到一个某某”,“我有一个朋友某某”,描述缺少真实感。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我就不剧透了,也有个别案例为了迎合主题而写得比较潦草。

初步接触心理学相关书籍,让自己有一种恍惚感。感觉好像什么都被说中,但感觉好像又不是。我曾经很担心这些书籍看多了,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贴标签,也许人家真的只是性格不好或者偶然发脾气,但是我却认为是受原生家庭影响。这两年,原生家庭的概念实在是太热了。但是一位朋友回复我:接触和学习心理学并不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而是要先学会坦诚面对,再去思考什么方式和途径。

读完这本书,对自己有几点启发,希望能带到自己的生活和育娃当中:

  • 孩子健康的自恋来自于父母稳定而持续的回应,也就是说做父母的要先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
  • 父母的情绪很多是来自于自身的脆弱感,而孩子的负面情绪和不完美容易激发父母的脆弱感。所以要先认可和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来减少自己的脆弱感,以至于减少情绪爆发。
  • 父母要警惕家庭暴力的代际传递,因为我们潜意识会对攻击者认同。
  • 过度追求控制感,其实源于内心复杂的恐惧。但是生活如果完全被控制,就无法发展和变化,就会成为一个死气沉沉的空间。
  • 规则和自由就像婴儿与婴儿床,婴儿床即限制婴儿的活动,又保护了婴儿的安全。父母保持自己的稳定和权威,建立规则,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

《单向度的人》书摘

这本书很薄,但不是一本容易读懂的书,有着德国哲学家特有的极其讲求逻辑分析的语言思维方式,加上翻译带来的隔阂,使得作品晦涩而厚重。所谓“单向度的人”,指的是失去了对现存社会进行否定和批判思想这一“第二向度”,从而只知屈从于现存社会制度的人。
这里简单分享一下书摘,有机会还是得重读。

  • 分析哲学经常散发出委员会进行指责和审查的气氛
  • 节制欲念和辛勤劳作是欢乐和满足的先决条件。
  • 心灵是一个由语言描述的幽灵。
  • 合理的不是不合理的,把对事实的精确认识和分析同含混的情感思辨区分开来的重要性一如既往。
  • 理智地消除甚至推翻既定事实,是哲学的历史任务和哲学的向度。
  • 经验是在隐藏某种东西的帘幕前发生的,如果世界就是直接经验幕后的某种东西的显相,那么,按黑格尔的话来说,在幕后的就是我们自己。
  • 在某种意义上,患者的疾病在于他对他生活的病态世界进行抗议。——佛洛依德
  • 技术合理性的进程就是政治的进程
  • 一旦人们拥有这些公式,人们就会拥有在实践中所期望的先见之明。
  • 人要成为自主的人,要决定自己的生活,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不自由既不表现为不合理的,又不表现为政治性的,而是表现为对扩大舒适生活、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装置的屈从。
  • 基本历史动因是社会生产方式,而不是技术。
  • 由于直接经验依赖于摆在那里的偶然存在的事物,它是一种有限的、甚至虚假的经验。
  • “资产阶级”是技术进步、自由、征服自然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也是滥用和毁灭这些成就的主体。同样,“无产阶级”即象征全面压迫,又象征压迫的全面失败。
  • 这个社会把他所接触到的每一样事务都转变成进步与开发、苦役与满足、自由与压迫的潜在来源。性欲也未能幸免。
  • 机械化的环境阻止力比多的自我超越。由于在扩大满足爱欲的领域方面受到强制,力比多超越狭隘性行为的能力和“多样性”变得越来越少,而狭隘的性行为则得到加强。
  • 现在,艺术远离社会、冒犯社会、指控社会的特征已被消除。
  • 人们所赞美的自主性人格、人道主义以及带有悲剧色彩和浪漫色彩的爱情,似乎都是发展落后阶段才有的理想。
  • 而要是受管理的生活是舒适的,甚至是“美好”的生活的话,那么坚持自我决定的理由也就不复存在。
  • 把国家机构的需要强加给广大人民,即处理过剩能力,为必定有利可图的售出商品能被购买创造需要,为生产和推销这些商品创造工作的热情。
  • 这个社会在其所产生、所包含的各种增长着的需求推动下,正在按照其自己预定的方向自我扩张和自我永恒化。
  • 在现在的情况下,自动化的否定特征十分明显:技术性失业加快,管理地位的提高,工人无能为力和听天由命思想的增长。
  • 是否是奴隶:既不是由服从,也不是由工作难度,而是由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沦为物的状况——来决定的
  • 工业化(的意义)不是随着工厂的兴起而产生的。它产生于对工作的计量。
  • 机械化加快了劳动速度,控制了机器操作者。
  • 制度的效率使个人的认识迟钝,使他对不表达整体之压制力量的事实视而不见。
  • 人们似乎为了商品而生活。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错层式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为了人们生活的灵魂。把个人束缚于社会的机制已经改变,而社会控制就是在它所产生的新的需要中得以稳定的。
  • 人们当真能对作为新闻与娱乐的工具和作为灌输与操纵力量的大众传播媒介作出区分吗?当真能对制造公害的汽车和提供方便的汽车作出区分吗?
  • 如果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漫游同样的游乐胜地,如果打字员打扮得同她雇主的女儿一样漂亮,如果黑人也拥有凯迪拉克牌高级轿车,如果他们阅读同样的报纸,这种相似并不表明阶级的消失,而是表明现存制度下的各种人在多大程度上分享着用以维持这种制度的需要和满足。
  • 决定人类自由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范围,而是个人能够选择的是什么和实际选择的是什么。
  • 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又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工业文明中流行,这是技术进步的标志。
  • 技术的合理性已经变成了政治的合理性。

最新文章

最近回复

  • 水八口: 养育确实非常难,每个...
  • www.zahui.top: 中介行业,确实是个一...
  • Leon: 写得真好,其实人都是...
  • wys.me: 最近忙啥呢?未见新近...
  • wys: xds我们小县城也有...
  • wys: “和作者走走停停,慢...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