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下的文章

秋分:一件非常不愿意做的事

今天是秋分,今年有点多灾多难。
原谅我以这样的情绪开头,因为我做了一件非常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目前又不得不做。
迁户口。对,就是这件事。至于原因当然是孩子明年就需要上幼儿园了,在周边教育资源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当然是越早把户口迁到读书地越好。我抵触的原因,也就不用叙述了,百度下中国的户籍制度,它的弊端和争论就全出来了。
当然,让我犹豫的不是集体制属性的地基回收和法律上的继承问题。我想知道,多少年以后,爸妈百年以后,我回到那个村子,是否已经是外人。我所挂念的,可能不是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也可能不是堂兄弟姐妹,是一个叫做家乡的地方,那个自小就在心里埋下种子的地方。
从来不知,自己对家乡的爱有多深沉,但是此时的我已经泪目。

一巴掌引起的反思--育娃

在制止儿子玩插座上的开关的时候,被他打了一巴掌。当时火起,我也狠狠的在他脸上轻轻的拍了一下。他马上面露凶色,两只手过来抓我脸,但是两只手也被我抓住。立马,他就嚎啕大哭,并望向他妈。他妈在一边折着衣服,看到我打了娃,有点怵。回神之后马上抱起来哄娃。我则气狠狠的走到房间角落的板凳坐下了。
老婆一边抱着他哄着,一边和他说:你为什么先打爸爸?你打爸爸是不对的?下次不能打爸爸了。然后娃嘴里也嘟囔了一声:爸爸~。我心里也不是滋味。
因为不在身边(可能在身边也是一样),我对于娃日常接触到危险物品和脾气性格很糟极其担心。大人给他看抖音、危险物品的使用和摆放不注意都逐渐加剧了我对此的焦虑和担心。我给他的这一巴掌是我的错,也是基于这个原因。但是我也是大人,我不能承认,我只能对老婆说:让儿子知道打人是不对的。

育娃,其实也说不上。现阶段和娃的接触大都在周末两天。老婆和我工作日就在捣鼓周末给他弄点啥吃的,整点啥玩的。如果我是孩子的话,这也是我最希望的事了。

装做读书就够了么(转自读库)

2015年底在深圳、广州的读库活动现场,我向大家汇报自己所理解的关于阅读的“决定性瞬间”,建议家长不宜过分强调读书这件事儿:一是不对孩子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不跟小孩说你必须要读多少书,读书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你不读就对不起谁谁谁云云;二是不对周围的环境强调我的小孩是多么爱书,能读多么高深或高级的书,今年读了多少多少本书等等。

我觉得,这样的强调,会把阅读的功利心、装饰性凸显出来。

回到北京,一位老师和我继续聊到这个话题。对读书的强调,会让孩子觉得这件事儿可以让他获得赦免权,因为在读书,就可以不去做家务,不去做别的应该做的事情,甚至真正修身养性的自我管理也可以不管不顾。

想一下,我们的习惯性做法还真的是这样。“只要你好好念书,其他事儿都不用管”;“去写作业吧,其他的事儿我来干”;“天大的事儿,也不能耽误孩子读书”;“只要你读书,我受多大苦都值得”——这样的台词在各种作品和生活中作为含辛茹苦、感人至深的正面教育典型,比比皆是。

如此情景,让孩子可以直接从“读书”这样的行为中获利。读书的最大好处,已经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而成为一种挡箭牌、保护伞。

无需真正用心阅读,只要摆出一副在读书的样子,就可以逃避许多苦差事,视责任感如无物。

这种“作读书状”的表演和装饰,很容易培养出一种自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苦天下父母、妻儿久矣。张爱玲老师评说京剧《红鬃烈马》,“无微不至地描写了男性的自私”。是的,历数史上的负心汉、白眼狼,都是用“寒窗苦读”做借口,两耳不闻窗外事,柴米油盐皆无关,四体不勤,一屋不扫,将自己的家人、亲人盘剥殆尽,且那么理直气壮又冠冕堂皇。而飞黄腾达之后,圣贤书中的那些道理全都抛在脑后,因为他一开始就没有认真在读,只是躲进书中,摆出一副在读书、爱读书的样子而已。

桥洞下的书摊贩

几年前,还在滨江上班的时候,东信大道有一个桥洞,下面时常有些摊贩出现。

一次,和现在的老婆路过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书贩。出于对书的喜欢,我必定
是要上前搜寻一番的。书都很好,虽然大部分是旧书,但是质量和内容俱佳,不像
现在摆摊的都是一些畅销书。我选了大概7、8本的样子。

找书的过程中,老板就在开始和我们攀谈。攀谈不够准确,像是你听他讲故事,他
娓娓道来的感觉。最后还在他的挽留下,听了他的藏语版《喜欢你》。歌声质朴,
谈不上优美,却在几个年头之后,让我几次想起,并在网上搜寻他的消息。

多年以后,我们是否还会被人想起。被想起时,我们是否一样有趣。

清明

祭祀

赶上疫情,这次清明也较往常冷淡了些许。3号晚上去诸暨接的儿子,4号早上收拾妥当之后,慢慢悠悠的向长兴出发。到家的时候,已经下午一点多了。加上现在老家环保抓得紧,不允许放炮烧纸,老爸也早早的去公墓里爷爷的墓上祭拜过了,我们就没有再去了。说起来儿子已经1岁半多了,还没有去过爷爷墓上。
我爸把祭祀放在晚上。像故意的一样,儿子到家就睡觉,直到香燃尽了都没醒。也是拿他没有办法。
所以,这次清明,没有上坟,没有填土,只是回家小聚了一下。

奶奶

到家的下午我就去看了奶奶。还是往常的几个问题:
“今天回来的啊”
“刚到么”
“毛毛呢”
但是,伤心的是,我和老婆第二天拿点水果给奶奶的时候。奶奶又重复了上面的问题。

美食

清明真是一个食材新鲜上市的时候。
有清明螺赛过鹅美誉的螺丝。
有五彩斑斓的鳑鲏鱼、麦穗鱼和叫不上名的小鱼。
有刚褪完陈年老壳的虾。
还有一棵树不过两碗的香椿炒鸡蛋。
就算不祭祖,我也得清明回家看看。

高速惊险

返回诸暨的时候,还没到萧山服务区的沪昆高速上,我在中间车道行驶的过程中,看到前方地面有个杂物,一块异性的塑料。当时已经开了近2个多小时车了,人也有点疲了,想着suv的底盘总高一些,就赌了过去。没想到车子颠了一下,还真吓得不轻。一路上降低了速度,到萧山服务区趴下去看了下,发动机护板给弄碎了,所幸发动机无恙。其实也是因为第一次,所以有些紧张。老司机应该抽支烟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