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读到这本书是因为最近参加了一个读书打卡活动,希望能改善一下我看书拖沓的习惯。打卡活动同期有三本书可选,根据书名《这样和孩子相处:给孩子足够好的原生家庭》应该是和育娃、心理学相关,遂申请打卡阅读这一本。

这本书的书名让人感觉是那种车站书店卖的畅销书,或者是供人旅途上翻一翻的那种,类似于《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等等。这些畅销书有一个特点,就是内容东拼西凑,故事案例信手拈来,毫无真实感,读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好像又没啥内容。另外这些书的作者一般就是这个领域的高产。但是当我检索了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发现还不太一样。本书作者刘颋颋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有10余年的儿童及青少年的治疗经历。我觉得这本书可以一读。

这本书的封面让人忍不住要吐槽一番,三口之家空洞的眼神,似笑非笑,感觉不到家庭的温馨之感,但是回头一想,现实中的家庭确实表面温馨实则内部岌岌可危。

上几辈的父母是”靠经验养孩子“,而现在的父母”靠知识养孩子“,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但是也有几个明显的问题,书中总结如下:

  • 书中的知识我都懂,但为什么我就是做不到。
  • 书上说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不知道怎样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问题。
  • 书上说的都是“专家级的父母”,我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问题。

然后,书中围绕“空间与容纳”这个主题展开,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来分析出现问题的真实原因。这里还是要吐槽一样,要不是作者的身份,我会怀疑这些案例的真实性,因为看起来都是“曾经遇到一个某某”,“我有一个朋友某某”,描述缺少真实感。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我就不剧透了,也有个别案例为了迎合主题而写得比较潦草。

初步接触心理学相关书籍,让自己有一种恍惚感。感觉好像什么都被说中,但感觉好像又不是。我曾经很担心这些书籍看多了,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贴标签,也许人家真的只是性格不好或者偶然发脾气,但是我却认为是受原生家庭影响。这两年,原生家庭的概念实在是太热了。但是一位朋友回复我:接触和学习心理学并不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而是要先学会坦诚面对,再去思考什么方式和途径。

读完这本书,对自己有几点启发,希望能带到自己的生活和育娃当中:

  • 孩子健康的自恋来自于父母稳定而持续的回应,也就是说做父母的要先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
  • 父母的情绪很多是来自于自身的脆弱感,而孩子的负面情绪和不完美容易激发父母的脆弱感。所以要先认可和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来减少自己的脆弱感,以至于减少情绪爆发。
  • 父母要警惕家庭暴力的代际传递,因为我们潜意识会对攻击者认同。
  • 过度追求控制感,其实源于内心复杂的恐惧。但是生活如果完全被控制,就无法发展和变化,就会成为一个死气沉沉的空间。
  • 规则和自由就像婴儿与婴儿床,婴儿床即限制婴儿的活动,又保护了婴儿的安全。父母保持自己的稳定和权威,建立规则,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