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 下的文章

《西南联大的求学日记》读后小记

作者简介

许渊冲,西南联合大学读书毕业,中间参军做翻译,从事文学翻译长达80余年,诗译英法唯一人。联大是一个临时大学,但是有一流的老师,如闻一多,朱自清,钱钟书,茅盾,柳无忌,叶公超等等,事实上也出了很多顶尖的学生,如许渊冲、杨振宁和邓稼先等等。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我在看《重走:在公路、河流、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这本书的时候跳过来的,因为是这本书是作者在西南联大求学时所写的日记,日记内容比较有意思,所以竟先看完了这一本。

日记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读书的时候我也写过日记,感觉有必要把那一份骚动给记下来,但是不久就发现,如果只记事情就会很无聊。如果加上自己的心理活动,就不知道会扯哪里去,尤其是写下来的大部分心理活动都是写的时候思考产生的,并不是事情发生时自己的心理活动。由此可见,写日记本身就是一种回顾,一种反思。后来中断的原因是自己感觉会美化自己,做不到完全把自己想的写出来,又觉得美化后的内容很假,干脆弃之。

这本日记里记载了当时的背景:日军侵华,北大和清华在长沙成立联合大学,后迁至昆明,名叫西南联大。飞机时不时地轰炸,学校师生经常课上一半,一听警报就跑出去躲避。很多同学后面都弃学从军了,动荡的年代读书都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纵观大学四年的日记,记录最多的就是看书,几乎每天都在看书,在思考。然后就是时不时的考试,作者各科成绩都很好,法文更是经常满分。除去看书和考试,大学生活还是很丰富的,经常几个人相约出去看电影看话剧,要么就是出游,要么就是打桥牌,好不欢乐和充实!回头想想自己的大学四年,就是各种兼职和社团活动了,其实也有很多有意思和值得回忆的事,但是当时都沉不下心来看书,更何况去做一些记录呢?!现在回头想想,很多事情都已经有点模糊了。

作者上学时翻译的第一首诗是林徽因的《别丢掉》,原因是喜欢一个女同学,那个女同学正是“白雪公主”林同端。虽然最后没能在一起,但是那种青春萌动在日记中一览无余。不过,作者后面在舞会上邂逅了比他小12岁的照君,一见钟情,结为伉俪,那都是日记以外的事了。

这本书的末尾提供了作者各个学期所看具体书目,所观具体电影或话剧,非常详尽,很值得书荒的朋友挑选。然后书的附录还有当时联大任教的相关老师和简述,让人惊叹于那个年代的联大中竟然藏着这么多有才华的老师。

知识卡片(摘录)

  • 生活满意的秘诀不是把现实(或成就)提高到理想(或欲望)的水平,而是把理想(欲望)降低到现实(成就)的水平。
  • 日常生活细节越自动化,越不费事,高级智力才越能得到解放,越能应用得当,得其所哉。
  • 人人都是环境的产物,经验的俘虏。想要完美,只有不断体验各种环境的生活,看见比较好的立刻模仿,发现自己错误立刻改正,这样才有可能接近完美。

这样和孩子相处:给孩子足够好的原生家庭

能够读到这本书是因为最近参加了一个读书打卡活动,希望能改善一下我看书拖沓的习惯。打卡活动同期有三本书可选,根据书名《这样和孩子相处:给孩子足够好的原生家庭》应该是和育娃、心理学相关,遂申请打卡阅读这一本。

这本书的书名让人感觉是那种车站书店卖的畅销书,或者是供人旅途上翻一翻的那种,类似于《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等等。这些畅销书有一个特点,就是内容东拼西凑,故事案例信手拈来,毫无真实感,读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好像又没啥内容。另外这些书的作者一般就是这个领域的高产。但是当我检索了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发现还不太一样。本书作者刘颋颋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有10余年的儿童及青少年的治疗经历。我觉得这本书可以一读。

这本书的封面让人忍不住要吐槽一番,三口之家空洞的眼神,似笑非笑,感觉不到家庭的温馨之感,但是回头一想,现实中的家庭确实表面温馨实则内部岌岌可危。

上几辈的父母是”靠经验养孩子“,而现在的父母”靠知识养孩子“,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但是也有几个明显的问题,书中总结如下:

  • 书中的知识我都懂,但为什么我就是做不到。
  • 书上说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不知道怎样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问题。
  • 书上说的都是“专家级的父母”,我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问题。

然后,书中围绕“空间与容纳”这个主题展开,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来分析出现问题的真实原因。这里还是要吐槽一样,要不是作者的身份,我会怀疑这些案例的真实性,因为看起来都是“曾经遇到一个某某”,“我有一个朋友某某”,描述缺少真实感。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我就不剧透了,也有个别案例为了迎合主题而写得比较潦草。

初步接触心理学相关书籍,让自己有一种恍惚感。感觉好像什么都被说中,但感觉好像又不是。我曾经很担心这些书籍看多了,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贴标签,也许人家真的只是性格不好或者偶然发脾气,但是我却认为是受原生家庭影响。这两年,原生家庭的概念实在是太热了。但是一位朋友回复我:接触和学习心理学并不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而是要先学会坦诚面对,再去思考什么方式和途径。

读完这本书,对自己有几点启发,希望能带到自己的生活和育娃当中:

  • 孩子健康的自恋来自于父母稳定而持续的回应,也就是说做父母的要先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
  • 父母的情绪很多是来自于自身的脆弱感,而孩子的负面情绪和不完美容易激发父母的脆弱感。所以要先认可和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来减少自己的脆弱感,以至于减少情绪爆发。
  • 父母要警惕家庭暴力的代际传递,因为我们潜意识会对攻击者认同。
  • 过度追求控制感,其实源于内心复杂的恐惧。但是生活如果完全被控制,就无法发展和变化,就会成为一个死气沉沉的空间。
  • 规则和自由就像婴儿与婴儿床,婴儿床即限制婴儿的活动,又保护了婴儿的安全。父母保持自己的稳定和权威,建立规则,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

《单向度的人》书摘

这本书很薄,但不是一本容易读懂的书,有着德国哲学家特有的极其讲求逻辑分析的语言思维方式,加上翻译带来的隔阂,使得作品晦涩而厚重。所谓“单向度的人”,指的是失去了对现存社会进行否定和批判思想这一“第二向度”,从而只知屈从于现存社会制度的人。
这里简单分享一下书摘,有机会还是得重读。

  • 分析哲学经常散发出委员会进行指责和审查的气氛
  • 节制欲念和辛勤劳作是欢乐和满足的先决条件。
  • 心灵是一个由语言描述的幽灵。
  • 合理的不是不合理的,把对事实的精确认识和分析同含混的情感思辨区分开来的重要性一如既往。
  • 理智地消除甚至推翻既定事实,是哲学的历史任务和哲学的向度。
  • 经验是在隐藏某种东西的帘幕前发生的,如果世界就是直接经验幕后的某种东西的显相,那么,按黑格尔的话来说,在幕后的就是我们自己。
  • 在某种意义上,患者的疾病在于他对他生活的病态世界进行抗议。——佛洛依德
  • 技术合理性的进程就是政治的进程
  • 一旦人们拥有这些公式,人们就会拥有在实践中所期望的先见之明。
  • 人要成为自主的人,要决定自己的生活,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不自由既不表现为不合理的,又不表现为政治性的,而是表现为对扩大舒适生活、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装置的屈从。
  • 基本历史动因是社会生产方式,而不是技术。
  • 由于直接经验依赖于摆在那里的偶然存在的事物,它是一种有限的、甚至虚假的经验。
  • “资产阶级”是技术进步、自由、征服自然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也是滥用和毁灭这些成就的主体。同样,“无产阶级”即象征全面压迫,又象征压迫的全面失败。
  • 这个社会把他所接触到的每一样事务都转变成进步与开发、苦役与满足、自由与压迫的潜在来源。性欲也未能幸免。
  • 机械化的环境阻止力比多的自我超越。由于在扩大满足爱欲的领域方面受到强制,力比多超越狭隘性行为的能力和“多样性”变得越来越少,而狭隘的性行为则得到加强。
  • 现在,艺术远离社会、冒犯社会、指控社会的特征已被消除。
  • 人们所赞美的自主性人格、人道主义以及带有悲剧色彩和浪漫色彩的爱情,似乎都是发展落后阶段才有的理想。
  • 而要是受管理的生活是舒适的,甚至是“美好”的生活的话,那么坚持自我决定的理由也就不复存在。
  • 把国家机构的需要强加给广大人民,即处理过剩能力,为必定有利可图的售出商品能被购买创造需要,为生产和推销这些商品创造工作的热情。
  • 这个社会在其所产生、所包含的各种增长着的需求推动下,正在按照其自己预定的方向自我扩张和自我永恒化。
  • 在现在的情况下,自动化的否定特征十分明显:技术性失业加快,管理地位的提高,工人无能为力和听天由命思想的增长。
  • 是否是奴隶:既不是由服从,也不是由工作难度,而是由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沦为物的状况——来决定的
  • 工业化(的意义)不是随着工厂的兴起而产生的。它产生于对工作的计量。
  • 机械化加快了劳动速度,控制了机器操作者。
  • 制度的效率使个人的认识迟钝,使他对不表达整体之压制力量的事实视而不见。
  • 人们似乎为了商品而生活。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错层式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为了人们生活的灵魂。把个人束缚于社会的机制已经改变,而社会控制就是在它所产生的新的需要中得以稳定的。
  • 人们当真能对作为新闻与娱乐的工具和作为灌输与操纵力量的大众传播媒介作出区分吗?当真能对制造公害的汽车和提供方便的汽车作出区分吗?
  • 如果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漫游同样的游乐胜地,如果打字员打扮得同她雇主的女儿一样漂亮,如果黑人也拥有凯迪拉克牌高级轿车,如果他们阅读同样的报纸,这种相似并不表明阶级的消失,而是表明现存制度下的各种人在多大程度上分享着用以维持这种制度的需要和满足。
  • 决定人类自由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范围,而是个人能够选择的是什么和实际选择的是什么。
  • 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又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工业文明中流行,这是技术进步的标志。
  • 技术的合理性已经变成了政治的合理性。

《读库2100》-总想揍孩子怎么办?

因为孩子出生后的三年是放在老家带的,虽然每周末会回去,但是聚少离多,对孩子的性格正面影响较少。等我们接过来一起住的时候,已经有点叛逆了。都说爸爸没有妈妈焦虑,其实不管孩子的人都不会有这方面的焦虑。
刚开始,下面这种情形每天都在发生:

  • 孩子不听话。让他吃饭他不吃,让他刷牙他不刷,让他睡觉他不睡。最典型的话就是“我不”、“我就不”、“我才不要*”、、
  • 社交能力弱。不敢主动和别的小朋友打招呼。
  • 行为具有攻击性。看到别的孩子玩得开心就去追;或者当别的小朋友靠近时突然张开双手吓别人。
  • 没有安全感。看不见妈妈或者带他奶奶(婆婆),就开始无休止的哭闹。
  • 情绪化。不愿意的时候就大声的尖叫,扔玩具。
    说实话,我打过他几次。也作了好几次反思,寻找原因。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只会给孩子埋下暴力的种子。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情绪没有处理好。孩子当前的问题是既成事实,本来就需要我们去引导、改变的。结果自己比孩子还情绪化可怎么行?!
    后面渐渐的通过的查找了很多育娃和心理学相关的资料、经过反思和实践,已经慢慢地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了。如今,吃饭、上学、起床、看书等习惯的培养都已经不是问题了,唯独睡觉这方面还有些执念,晚上就是不肯睡觉,需要继续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
查找“情感暴君”

人是善于归因的动物,但是喜欢归咎于别人。比如最常见的,把问题都归咎于老人。认为老人的溺爱是影响孩子的主要问题。确实因为年代、观念等原因,会有一些老人给孩子的成长时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其实,不管老人还是自己,问题更多的是在身边。很多家庭里都有一个“情感暴君”,他一高兴,全家松口气。他一不开心,全家人的心都得拽着,紧张得不得了。有时候这个“情感暴君”是孩子,但大多数是我们家里的某个大人。好的家庭环境不应该出现这样的角色。

减少孩子的攻击性

通过一定时间的心理学的学习,也归纳出几个实用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减少攻击性。

  • 非攻击的方法表达感受。把对“你”的指责重组成“我”的信息。例如:“你太不听话了!”改成“我很愤怒!”。例如:“别把脏盘子放在那里!”改成“你把脏盘子留在那里让我很不愉快。
  • 忽略攻击性行为,并强化非攻击性行为时,孩子的攻击性会降低。惩罚攻击者的效果其实很不稳定。
  • 积极而非消极的表达观点。例如:“清理好你的房间,你就可以玩了”。而不是“如果你不清理你的房间,你哪儿也别去!”
    良好的沟通是解决生活中绝大多数问题的法宝。这里我推荐一本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让爱融入生活。
解决问题的两个原则

同样作为一个奶爸,有两个原则分享一下。其实,人对事实和情绪的接受是可以分开的
在孩子让人特别生气的时候,我们要做到“音画分离”。所谓“音画分离”,就是孩子让人生气的时候,我们不能发脾气。不然,孩子只会记住我们的愤怒、批评和不耐烦,他只会记得大人斥责他们的嘴脸,却不记得所说的道理。而且长期以往,会让他感到恐惧,并习得这种行为方式。
控制好我们的情绪,和颜悦色的说出我们的愤怒。这需要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如果没有还没想明白该怎么说的时候,宁可先别说。
除了“音画分离”,我们还需要坚持“时空分离”。当孩子让人发怒的时候,千万不要马上解决问题。不然孩子的那股劲上来,只会让大人更加恼火。
所有小孩子的问题都应当过后解决,或者提前解决。如果当下解决的话,大部分是徒劳的,家长碰一鼻子灰,还特别有挫败感,小孩子也不快乐。

关注“美好时间”

我们所学的育儿本领,以及在各种爸妈群里交流的话题,都是为了应对孩子出现的各种状况——比如,几天没拉屎怎么办?不爱吃饭怎么办?不爱睡觉怎么办?咳嗽了怎么办?······我们在意的是孩子出了状况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去快速解决。
可是,孩子大多数时间是没有状况的。尤其是现在的孩子,温饱无忧,大部分时间都很开心?这时候家长在干吗?在孩子看奥特曼的时候、在孩子玩沙子和积木的时候、在孩子在游乐场玩的时候,家长们反而不知所措了,要不是就抓紧休息一会,要不是就在边上刷抖音、玩王者。
孩子的生命中最有价值的时光,其实是这些没有状况的时间,可以称作"美好时间"。这个“美好时间”需要我们怎么把握,值得我们深思和规划。总不能带了孩子3、5年,学会的都是怎么对付他把?!
孩子最大的好处就是,他允许家长犯错。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你经常犯错,就不配当爸妈了。现实中,所有的父母都会犯各种无数的错误。孩子怎么都会长大,我们只有减少焦虑,多多关注美好时间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最后,为了我们的美好陪伴而努力!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老男人的坎坷感情

推荐指数:五星
作者:【英】玛琳娜··柳薇卡
译者:邵文实
字数:23万字
阅读时间:9.58小时

得知这本书的是因为参加了一个读书群里发起的活动,活动名称叫: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书名。大家都分享自己看过的,有意思的,但是书名也很特别的书。由此而得知这本书,觉得可以一读。

咋一看书名,这本好像是一本介绍乌克兰拖拉机历史的科普书。没错,书中确实有一部分描写了乌克兰拖拉机的发展历史。但是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几条线索:

  1. 分别是84岁老父亲丧偶后和风骚妖艳的瓦伦蒂娜的感情线;
  2. 和平女孩和战争女孩从开始的因母亲去世后的财产分割闹矛盾,直到后来联手帮助老父亲对付瓦伦蒂娜这个淘金者后和解;
  3. 瓦伦蒂娜抛夫带子欲借老男人留英,最终失败;
  4. 家庭的秘密和欧洲的黑暗史。

简单的回顾一下。
书中是以和平女孩-妹妹来作为第一视角的。在母亲的葬礼之后,我和姐姐就因为遗产而闹得水火不容。
父亲在年轻时与妻子及两个女儿从乌克兰移民英国。在妻子死的两年后,他与另一个36岁的乌克兰女人坠入了爱河,并希望把她从那终身奴役中解放出来。他将做出牺牲,亲自娶她。因为此时的乌克兰很黑暗。
我和姐姐开始联合来抵抗这个乌克兰女人入侵家庭,暂且称作“保卫家园计划”。事实上父亲还是结婚了,婚后就发现并不如意。经历了短暂的美好之后,入侵家庭的瓦伦蒂娜开始暴露自己的本性。懒惰,淫乱,挥霍无度、、、
我和姐姐在这个艰难斗争中逐渐的和解,对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见。随之,家庭秘密一件件得被抖出;整个欧洲黑暗背景也被逐渐刻画。
当然,最后瓦伦蒂娜被原丈夫带回了乌克兰。

除了全文的黑色幽默意外,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战争与和平的背景下成长经历,让两个姐妹完全迥异。看似是在描写一个家庭的搞笑,甚至荒诞的冲突故事。其实是在描述黑暗的欧洲历史,以及在这段历史下的浸染过的人。放眼身边,也能看出不同时代的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和特性。

最新文章

最近回复

分类